文/黃亞琪 圖/黃建賓
2008年9月 Cheers雜誌

5位校長談研究所發展趨勢

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  國際化與跨領域是未來方向

1958年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到台灣,已有50年歷史,而早在那時,交大即成立電子研究所,可說是台灣研究所成立的濫觴。至今培養了5萬多名的校友,其中在新竹園區工作的高階主管當中,有63%都是畢業於交大研究所。因此才會出現「有交大,才有新竹科學園區」這樣的說法。

我認為大學是基礎教育的打底,只有在大學才能接觸到全人教育,像是理工背景者可以透過通識課程跨入人才、管理或者法律領域,這對於將成為領導人才之路來說是重要的養成階段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也提到他人生最深刻的黃金歲月就是大學,那是他吸取奶水的源頭。

但到了研究所就不同了,比較強調專業研究的精神。當基礎的廣度建立後,就必須求專業的縱深。所以在教育本質上,兩者不太一樣。尤其當台灣產業升級後,產業對於高科技研發能力需求更為迫切,產業主力需求仍在碩士層級,理工領域的人才養成更需向上鑽研,如果對研究有興趣,我甚至會鼓勵學生繼續念博士,或到國外讀博士後研究。

但話說回來,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學術的路,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興趣、特質與努力。

我認為一位研究生,第一件事就是具備很努力的態度。沒有一定程度的認真,無法累積專業。

也就是說要花更多時間充實自己,好好鑽研指導老師提出的問題。不要一味只想拿個學位,去工作賺錢。在校鑽研學問的態度是會影響到日後做事的態度。終究來說,就是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,一定要不斷的讓自己更好、激勵自己。

就拿我自己來說,當初在念研究所時,就覺得對半導體領域研究很有興趣,那時我便打定將來要走研究的路。也因為對研究的狂熱,縱使每天念書、做實驗到半夜3、4點,都不會覺得累。

同時,在多元開放的社會中,很多知識是跨領域的,要學習與不同領域的人對話,也要有一顆開放的心靈,才能游刃有餘地穿梭在學習的空間。

量變帶來質變,學生更應慎選

1994年,台灣教育政策有了重大轉向。多元入學、廣設校院,即便是高等教育的入學率,也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。站在科學的角度,量變一定會產生質變,只是變好還是不好,就有討論的空間。台灣研究所數高達3,118所,是走到必須檢討的地步了。不過,站在前瞻思考點上來說,重要的是學校未來如果還要增設研究所,學生在選擇時,就必須更留意未來發展趨勢。

就我的觀察,研究所未來發展趨勢不外乎國際化與跨領域。像交大目前積極推展的一個領域就是生醫工程,即整合工程、生命科學跟醫學的研究。另外像電機資訊可能會跟醫學或者生物結合,也就是說研究所的邊界沒有那麼清楚了。過去給人理工背景印象強烈的交大,現在也有許多與醫學相關的跨領域研究。而這不僅是國內學術研究的焦點,也是國外一流大學都在注意的方向。對於學生來說,要看的是未來3~5年的變化,這個部份應多加注意。

 

 

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  研究與教學應並行不悖

最近我讀了曾擔任哈佛學院(HarvardCollege) 院長的哈利. 路易斯(Harry R.Lewis)所寫的《失去靈魂的優秀》(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)一書,心中有很大的衝擊。書中直言失去靈魂,指的並非學生,而是他們就讀的大學。大學在追求更優秀的同時,是否也該停下腳步想想: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?

為了避免重蹈覆轍,我認為高等教育應該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,讓學生能應付未來世界所需。雖然說,中山大學定位為研究型大學,但我認為教學也很重要,兩者是不衝突的,當教學帶動學生興趣時,那是在為研究加分。我一直在講,研究所老師的教學,應該是比較高層次的指引,點出整個架構,甚至畫出研究的vision(願景)來。

另外,就是產學合作的部份。這不但是趨勢,還是進行式。像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確定要南下發展軟體園區,底下的人就到中山來詢問:你們有辦法栽培多少人?過去產學的鴻溝受到抨擊,但現在卻必須急速拉近落差,讓學術成果為產業帶來創新研發效益。

有毅力,更要有虛心的態度

回到學生身上。如果說現在學校的發展是一窩蜂、數量太多,其實學生也到了一種盲目考研究所的地步。
他們只想拿碩士文憑,好找工作,儘管這不能全怪學生。如果老師教得好,自然會刺激學生對自己的出路有一定的想法。如果說你對學習本來就有興趣、也拿到這個文憑,並以此論文找工作,那是好事情!這個不是說一定衝突啦!

但我要提醒的是,念研究所要有毅力。你對老師應該要有虛心的精神,更應該要跟同學、學長合作無間。像我帶的學生,必須每星期跟我討論,說他們的新發現,如果沒意見就換我給意見,這也間接養成他們對自我要求與負責的態度。再則,要有合作研究的精神。不要互相爭搶研究案,應該發揮1+1大於2的效益,這對於學生和學校來說,都是雙贏。

 

 

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 給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

我台中一中畢業,畢業後考上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,當時非常愛玩,所以大學念的不好。

念研究所後,要做論文,教授給了個題目「用放射線照半導體造成的損害」,為了做實驗,我帶著樣本跑來跑去,找到現象,再去翻書翻雜誌,突然發現這些東西真迷人,做完後就決定投身學術,研究所階段等於決定人生的方向。

我念碩士班是1969年,假如現在的水準和當年一樣,那全台灣都是碩士有什麼不好?但我認為最可惜的是,老師把研究生當高級人力,研究生只要文憑,也不問老師為什麼,累積一大堆數據,整理整理就畢業了。考進去不念書,所以在學問的層次上,不但停滯而且下降。

在義守大學,研究所教育的定位很清楚,我們不是純研究型大學,所以跟科技大學比,我們的學生要有更多理論基礎;但跟研究型大學比,我們的實用要比他們強。我認為我們的學生進可攻、退可守,而在文字跟口語的表達能力上,我希望這變成我們的強項。

會想、會寫,還要會說

我們鼓勵學生多做交流,去國外發表論文都有經費補助。像10月份有一場國際研討會,投稿的只要是學生,都可參加最佳學生論文競賽。其實真的要學生寫出了不起的論文,機會不大,但因為要發表,一定要全然吸收,才能說得出來,說出來以後還要能回答別人的問題。大學生本該有這種訓練,但台灣的大學生來不及培養,因此到研究生時期,一定要補足撰寫論文、書面跟口頭發表的能力。

另外,研究生要培養問問題的精神。以前我在成大教半導體理論。有一次考試,我說open book,學生笑嘻嘻的想「安啦,這次一定過」,沒想到我在黑板上寫「請出10個問題問我」就結束了,最後三分之二不及格。我說,因為你們沒有讀通,所以問不出問題。在研究所階段一定要訓練這些能力,因為再出去沒有別的機會。

去年我們對每個系特別編列10萬元研討會費用,鼓勵系上辦研討會,就是希望讓研究生有機會從收論文、辦會議、上台報告......,參與每個環節。

我不贊成為了延遲面對社會的挑戰繼續念研究所。假設一般人念了研究所會比大學部能力強,但這只是給你門票,就像賽跑時外線道看起來較吃虧,但拿冠軍的不見得都是內線道,最後還是看能力。做研究有個最簡單的公式:先是what、再來是how,最後是why。你要念什麼碩士?準備怎麼念?還有,你為什麼要念?做任何決定前問自己這3點,就沒問題了。(盧智芳)

 

台灣科技大學校長陳希舜 發展系所特色,走出卓越水準

接掌台灣科技大學校長3年多,不管在大學或研究領域,我極力倡導多元卓越的價值。

以升等來講,不同領域的升等應該要不一樣,如果是工學院,可以要求論文數發表量,可是硬要設計研究人才寫論文而無作品,只會把年輕人的創意趕到胡同(巷子)裡。因此台科大要走的路,就是要跟傳統大學台、成、清、交不一樣,因為我們的學生本來就不一樣。

在研究所發展上,我認為可以再有彈性一點。

為什麼一定要筆試才能通過呢?為什麼台灣不能用申請的?更好笑的是,因為我們要推動國際化,國外學生申請我們的學校就接受他,我們到國外念研究所也都是申請的,但是本地研究所想全部改以申請制,卻不可行。

我們早在兩年前,就推動博士班採取申請制。

很多人拍手,但也有人罵我,說會封殺窮困子弟的機會。但這未必對窮人不利!難道考試就是公平嗎?研究的本質在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,這不是補習、筆試能夠訓練出來的。等到學校畢業以後進入職場,那時候有標準答案嗎?要做的事情全部跟考試題目不一樣,怎麼辦?

所以就研究所發展趨勢來看,應該要認真發展一個學校的特色。像台科大在建築、太陽能板、RFID等領域都非常有潛力。現在我們準備發展建築科技中心,將照明與色彩整合在建築中,應用在老人照護、節能省電等領域。

堅持才能見到成果

如果跟一個世界最頂尖的學校比,即便是台灣最好的學校都還有一段距離。

在我眼中,研究生和大學生差不了多少。不好的大學不可能會教出很好的研究生。研究生第1要具備的,不脫熱誠與興趣,如果是被迫要念,絕對念不好。第2,他的基礎要好。基礎不好,即使在學校念得勉強還可以,但絕對到不了卓越。卓越,是說不管你考我什麼東西,我都會有差不多的水準,而不是只能應付一件事而已。

除了這個,我還想勸學生不要追求時髦,要有點理想,有理想你才肯拼,才能念出好的程度。

另外,研究生的生活是很苦悶的,要多交好朋友,有時候碰到瓶頸、挫折時,你會需要良師益友。最後,就是要鍥而不捨。我們看到太多人跳來跳去、一事無成。研究是累積的,只有堅持才有可能見到成果。

 

南台科技大學校長戴謙 問題在把關,不在數量

或許大家現在會覺得博士、碩士滿街跑,但在以前,我們想念好的研究所、博士班,一定要到國外,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那時學校不多、研究所也不多。大家現在看到量增加帶來的問題,但換個邏輯來想,這也表示我們的教育水準提高了,有設置碩博班的條件了。

如果台灣一直沒有博士,只能去國外當學生、拿人家的博士學位,那我們的研究能量是不會提升的。我們希望有一天訓練出來的博士,跟人家的博士是同樣的,那時我們就成功了。不要小看這樣的機會。重點是現在已經這麼多了,那就應該訓練的更嚴格一點,有水準一點。

也許很多人會問,學歷標準提高了,可是工匠文化中的「做中學」就不見了,研究生都只會讀書沒有實作能力。我覺得不用擔心這個問題。像南台科技大學就規定研究生要修專題製作的學分,要製作作品才能畢業。

技職可多和研究型大學合作

我覺得台灣的研究所現在問題出在品質把關的落實,嚴格把關的話,怎麼會不好?要有足夠的碩士班學生,才能選到好的博士班學生,所以我覺得廣設碩士班沒有關係,博士班才是培養真正的菁英。

去年8月1日,我來到南台科大。就很清楚技職院校的定位是要與產業結合,在國際板塊上要與台商結合。所以我並沒有期望南台科大要成為綜合大學或一般大學,因為我們不是研究型大學,但一定要與研究型大學(如成功大學)合作,他們負責上游的研發,我們專攻中下游,這樣台灣產業的研發創新才能貫穿起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ngm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