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2010/07/19
【聯合報╱記者曾懿晴】

 
談到濕地生物,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招潮蟹、彈塗魚。其實濕地蘊藏豐富的動植物生態,成為鳥類、魚蝦蟹貝類、兩棲爬蟲類、昆蟲、植物的快樂天堂。

濕地可見招潮蟹包括台灣招潮蟹、北方呼喚招潮蟹、弧邊招潮蟹等,其中以台灣招潮蟹為台灣特有種蟹類,喜歡在洞口築起高高沙堆。

特生中心七股研究中心主任薛美莉說,圓圓胖胖的和尚蟹也是深受喜愛的濕地蟹類,由於甲殼呈圓球狀,如同剃光頭的和尚,因此得名,「常成群聚集在沙地上覓食。」

台南縣七股濕地是海茄苳紅樹林保護區,還有上百種鳥類,可見到東方白鸛、黑面琵鷺、黑嘴鷗、黑腹濱鷸、紅胸濱鷸、長趾濱鷸、小燕鷗等蹤跡。

薛美莉指出,海茄苳可以適應惡劣的海岸環境,也是台灣數量最多的紅樹林樹種。為了適應濕地缺氧的環境,海茄苳的地下根會長出許多棒狀呼吸根用以吸取氧氣。

同樣擁有呼吸根的五梨跤,也是濕地常見的植物之一,花朵呈白色,胎生苗成熟後會掉落土中繁殖,或隨潮水飄至各地萌芽。其他常出現於濕地的植物還有水筆仔、苦林盤、馬鞍藤、蘆葦、白茅等。

海水倒灌 「成龍」變身水鳥復育天堂

濕地的種類,除了民眾熟知的海岸、河口外,水梯田也是其中一種。多年來台灣水梯田因農藥使用過量、休耕造成陸化,數量越來越少,仰賴水梯田生存的動植物,也面臨棲地消失的問題。

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林華慶表示,水梯田有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功能,近年農地農藥使用過量,造成黃緣螢等水生昆蟲數量急遽減少,台灣的三種保育類水蛇:鉛色水蛇、唐水蛇、赤腹油蛇也岌岌可危,「台北赤蛙、虎皮蛙族群,現在野外很難見到了。」

林務局去年開始與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合作,選定金山鄉八煙濕地,作為水梯田生態復育區。林華慶指出,八煙擁有豐富的人文素材,當地聚落歷史超過百年,水梯田的石砌水圳也擁有百年歷史,部分卻遭到人工水泥破壞,加上水梯田陸化等問題,原本美麗的水梯田景觀一點一滴消失。

林務局與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去年從社區營造開始著手,引水將旱田變成水田,未來還想引進有經濟價值、地方特色的農作物,逐步回復八煙水梯田的原始樣貌。林華慶說,八煙是水梯田生態復育計畫的首例,未來林務局預計會在花蓮縣豐濱鄉、台北縣石門鄉、三芝鄉等地,逐步展開復育計畫。

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早年因海水倒灌成為濕地,林務局近年在當地投入生態復育,濕地搖身一變成為水鳥樂園,成龍濕地也成為台灣地層下陷區成功扭轉劣勢的案例。

台灣西南沿海多屬地層下陷區,成龍濕地位在地層下陷的田地,之前韋恩、賀伯颱風先後侵襲,引發海水倒灌,成龍村約九十公頃的農地就此淹沒。

林務局在民國九十四年投入生態復育,五年來成龍濕地已成了魚、蝦、蟹、貝與水鳥的天堂,光鳥類就記錄到八十六種。入秋後到隔年春天,濕地還可見大群雁鴨與鷗科等候鳥,吸引不少賞鳥人士前來。

資料來源:【2010-07-19/UDN聯合新聞網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ngmi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